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新疆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乌鲁木齐高考三模地理试题难度分析

来源:3773高考 2013-5-9 8:30:24

2013年乌市三模地理试卷分析

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   祝斌

2013.4.30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卷(地理部分)结构整体与高考试题题型一致,保持了连续性,体现了过渡性,突出了课程特点。整套试卷知识点涵盖基本合理,重点考查了空间定位及其区域地理特征、等值线、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水资源利用、粮食生产、农业区位及可持续发展、工业区位、交通和能源问题等高考中的高频考点,注重对地理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与第二次模拟考试相比,难度略有降低,选择题侧重于自然地理的考查,思维能力要求高,难度系数介于0.31—0.62之间,没有偏难或偏易的试题;客观题结合热点问题以新的出题方式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体现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难度适中。纵观试卷,主要有如下特点:

1.突显地理的特色:图表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之一,图表的大量运用也是地理学科的鲜明特色。本套试卷每组题目都以图表、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图表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阐释,以获得正确的地理结论。

2.彰显能力考核精髓:试题注意覆盖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要基本技能,但考查方式并不是知识的简单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而是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情境,力求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加关注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如第34题和第89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相关知识,第1011题考查国际粮价与我国同期价格比、第36题的瓜达尔港气候成因及铁路建设意义的迁移,第37题俄罗斯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可持续生产等,都是源于书本的热点地区和基础知识,但是需要理解,融会贯通。

3、突出时代性和区域特色。试题紧扣欧债危机、粮食生产、瓜达尔港移交、习近平访俄等热点区域或热点问题,再加上天山天池旅游、阿克苏苹果生长、乌鲁木齐PM2.5等新疆区域特色做为切入点,选取新颖的背景材料设计考查问题,突出了命制试题的时代性和区域特色。

试题知识点覆盖面注重对一、二模地理考查知识点的查遗补漏,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注重思维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各题得分情况统计(样本为4200人)

()选择题得分统计(综合难度系数为0.47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难度

系数

0.41

0.43

0.59

0.31

0.38

0.54

0.62

0.61

0.38

0.39

0.54

0.47

()综合题得分统计(综合难度系数为0.59

题号

361

362

363

371

372

42

43

44

合计

分值

10

10

6

12

8

10

10

10

56

平均分

4.92

3.93

3.93

6.69

4.92

7.69

3.46

8.03

32.82

难度系数

0.49

0.39

0.65

0.56

0.62

0.77

0.35

0.80

0.59

区分度

0.53

0.27

0.07

0.26

0.35

0.57

0.19

0.42

 

试卷整体难度为:0.53

三、失分情况分析

123题:本组题考查了区域空间定位,对受欧债危机严重影响的葡萄牙进行了区域地理特征考查,虽然涉及图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学生对地中海气候区的判读过于机械记忆,对软木生长旺季的主导因素也判断不清,第1题误选B的人数超过了正确答案D,2题误选D的学生较多,可见学生基础知识不牢。

45题:本组试题预估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等温线弯曲与晨昏线判读等基础知识,但第4题学生对晨昏线的判读能力较低,误选C的学生较多,第5题对回归线附近国家判读仍有不少学生失误,缺乏基本的推理能力。

67题:考查水资源利用,因学生获取信息不全,导致第6题失分较多。

89题:以长江流域梅雨期的起讫等日期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难度适中,正确率较高,但第9题学生答案选择极为分散,表明学生根据已有的条件进行推断的能力较低。

1011题:考查粮食生产的价格比问题,仍是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材料中表述很清楚,主要障碍是图显示的是粮食生产的价格比,要理解清楚国际粮价与同期国内市场价格的关系,第10题误选C的学生较多。

综合题第3637题:试题以新颖的背景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气候成因、交通意义、工业区位和农业生产及可持续发展等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知识整理和迁移能力的考查。

选做题第42,43,44题:体现出明显的新疆地域特色,分别考查了天池旅游、阿克苏苹果种植的灾害天气、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等问题,其中第43题的难度较高,学生不能按照题目要求分季节回答影响苹果生长的气象灾害。

关于选做题的一些思考:二模试卷选作旅游地理的人数占比为51.4%,自然灾害占比为33.6%,环境保护占比为15%;三模试卷选作旅游地理的人数占比为56.7%,自然灾害占比为7.2%,环境保护占比为36.1%。从上面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学生还是根据自己对试题难易度的判断来进行选择,并没有按照老师的建议固定只做其中某一道选做题,把选作题变成必做题的做法并不可取。

错因归纳:

1.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薄弱。

2.不能有效的转化地理信息,对信息的理解浮于表面

3.对一些原因类,区位条件,措施类等问题不能有效建模,回答问题不全面,而且不能有效的结合试题情景回答。

4.地理原理应用,知识迁移应用死板,不能根据具体材料进行分析。

5. 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答题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答题不全面、不完整,语言表述不准确、不规范。

6.心理浮躁,不能认真地读题和审题。

四、对下阶段教学的启示

1.进一步研读考纲,科学使用《考试说明》。

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考纲,明确考试范围,体悟考试要求,揣摩高考真题立意,并按《考试说明》要求复习备考,把握要求,明确方向,增强备考的目的性。

2.有重点地选择专题,加强针对性的专题训练。

教师在最后阶段要重视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训练,不断地进行归纳、领会、应用,以此提高得分能力。要特别重视完卷之后的总结反思,找准薄弱环节,对易出错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对下药,减少审题或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3.进一步构建网络,促成知识迁移。

知识网络的构建,不仅有助于考生牢固掌握和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还有助于考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促成知识的迁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规范解题,注重方法指导。

有的考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以致于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分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走向成功的捷径,选择题和综合题是目前高考常见的题型,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考前加强对学生进行选择题和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5回归教材,回归基础。

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回归书本,对地理主干知识,高考高频考点能够熟练于心。要狠抓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片面追求题目的难度。

6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地理特色。

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低碳问题、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问题;注重利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阐述,评价实际问题。

7关注临界学生,多开展心理疏导。

高考不只是文化知识的考试,更是心理素质的考验。考前要密切关注考生的思想动态,多与考生交流,及时提供心理疏导,鼓舞信心。经验证明,考前心理辅导是非常有效的提分“法宝”。

8.通力合作,全面发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希望史、地、政三科教师在复习中要通力合作,打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整体仗。在临近高考的前夕,教师还要有效地训练考生的应试技巧,合理分配作答时间,消除紧张情绪,树立信心,取得文综成绩的全面丰收。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